第二百零一章-《三生悟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做为与袁绍自幼一起长大的发小,许攸在看见他说话时还小心翼翼的往周围看了看便心下明白的,赶忙的只解释道:“主公放心吧!酒楼里的人全都被子远打发走了的,此时除了你、我,以及主公您身边的这些护卫之外便再无别人了!所以主公尽管可以大胆放心的说话的,出了这门便再也不会有其他的人知道了!”。

    袁绍道:“子远,你这是何意?莫名的忽然来到这函谷关,且一见得某便胡说八道的,若不是看在你、我昔日是知己好友的份儿上,某当下便可报官将你抓起来!”。

    许攸道:“主公你···哎···看来···主公你还是不相信子远呐!也罢!子远这便将自己好不容易探听到的,以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儿全都告诉主公,让主公你明白,子远此次当真是真心实意的来投靠主公的,也好打消了主公对子远的怀疑!”。

    袁绍道:“子远言重了!绍并没有怀疑子远的意思!再者,子远,不是绍对你多疑,而是你、我乃是自幼一起长大的知己好友,是以对彼此之间极是了解的,你这莫名的忽然出现在函谷关,且刚一出现便对绍又是跪拜,又是···又是宣誓效忠的,你这着实是把绍弄得有些糊涂了!所以···子远,绍方才若是有何得罪之处,还请子远勿怪!”。

    许攸道:“主公说的是!无怪主公猜疑!是子远来的太是突然,且也不曾把话说清楚的,还请主公勿要怨怪子远无礼才是!主公···”。

    袁绍道:“诶···子远,你这说的是哪里话?想你、我、阿满,咱们三人自幼便在一起长大的,彼此感情甚笃,绍怎么却会因着这等区区小事而怨怪与你呢!再者,子远,你莫名的忽然出现在这函谷关,且还说等候绍已经久矣,但只不知所为何事?”。

    看着袁绍那一副自抬身价、装模作样的表现,许攸虽然觉着心下甚是厌烦,但想到人家毕竟是“四世三公”之---袁家后裔,且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却还要指望人家的,他在心里冷笑着只道:“主公且稍安勿躁!请听子远与您慢慢的一一道来!主公,想必您也已经收到了“十常侍叛乱”、“董卓以带兵入京之名强占京师,狭天子以令诸侯”等事儿吧!”。

    袁绍道:“听说是听说了,但···子远,某还听说,董太师那可是奉旨调派入京,拱卫、保护京师,以及我大汉刘氏皇族之安全的吧!”。

    许攸道:“主公···主公您是有所不知呀!自那逆贼董···不···是自那董太师带兵入京以来,京城里的无论是凡夫百姓、文武百官、又或是皇室宗亲无不是苦不堪言的,每日里尽被那董卓羞辱、打骂,所以整个洛阳城上下无不是···主公,容子远说句大逆不道的话,当下的洛阳城里,所有的人无不想即刻将那董贼抓拿,然后将他碎尸万段、吃肉寝皮的,但只因那董贼手握十万大军,掌控着整个洛阳城上下所有百姓的生死,故而百姓与文武百官才不敢有所动作的,但却不是不想尔!”。

    袁绍道:“可是···子远,你与某说这些又有何用呢?某虽出身名门,但却是庶次子,且此时也无官位、无将职在身的,某便是想帮着朝廷诛除逆贼也不可得呀!”。

    许攸道:“主公此言差矣!若是在往日,吾等无权无势,无官无职,议论朝堂之事的确是多有不妥!但此时却是不一样的,主公,也许您还不知道吧!阿满他将来只怕是要超越与您的,吾等将来也只能与他提鞋了!”。

    袁绍道:“这···子远,你这话是何意?阿满···阿满他到底如何了?他莫不是投靠了那董卓的,且还得了董卓的重用吧?”。

    许攸道:“差矣···差矣···主公此话差之极矣!主公,阿满他不止是未曾投靠董卓那厮,且还因着刺杀董卓未遂而得了天下百姓的爱戴,且还···子远听说,阿满他还因此得了一道密旨,一道可以号令天下,起兵勤王杀贼的密旨!”。

    虽然许攸后来的话越说越是小声,但在袁绍听来却无异于雷霆轰鸣的,震慑得他好一会儿都不曾回过神来,道:“子远···这··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阿满···阿满他怎么会···他怎么却会去刺杀那董卓?且还···且还得了这等密旨?”。

    许攸道:“主公莫急,您且听子远与您将此事慢慢的一一道来!话说···”。

    听得许攸将他所知道的,洛阳城里发生过的事全都告知于自己,袁绍不敢相信的只沉吟了好一会儿,然后欢喜的只用力的一跺手,道:“好···好···想不到···想不到啊···某不在洛阳的这短短时日里朝廷竟然发生了如此多的大事!且以此看来,某若是当真想要召集天下兵马进京勤王,那却要先找到阿满才可以了!”。
    第(2/3)页